针灸具有通经脉、调气血、平衡阴阳、调和脏腑,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适用范围广,涉及伤科、内科、妇科等疾病。
一、拔罐法
应用各种方法排除罐筒内空气以形成负压,使其吸附体表以治疗疾病的方法。又称吸筒疗法、拔筒法。古代又称“角法”。通过吸拔,可引致局部组织充血或郁血,促使经络通畅、气血旺盛,具有活血行气、止痛消肿、散寒、除湿、散结拔毒、退热等作用。
二、梅花针疗法
梅花针为丛针浅刺法,是集合多支短针浅刺人体一定部位和穴位的一种针刺方法,是祖国针灸医学遗产的一部分,是我国古代“半刺”、“浮刺”、“毛刺”等针法的发展,临床应用极为广泛,对于很多疾病具有独特的疗效
三、耳针及耳穴压豆
耳针及耳穴压豆是通过对耳郭特定区域(即耳穴)的观察和刺激达到诊治疾病的一种方法。在针灸医学的各种刺灸方法中,耳针及耳穴压豆是较为独特的疗法.有自己的刺激区,尽管集中在小小的耳郭上,但耳穴数量之多,仅次于体穴。特别是它还具有诊断、预防、治疗、保健四位一体的优点。
总之针灸、推拿、拔罐、梅花针叩刺以及耳针均属于中医“内病外治”的医疗范畴,通过对体表特定部位给予各种刺激来调动人体正气以达到疏通经络、推行气血、扶伤止痛、祛邪扶正、调和阴阳的疗效。
四、推拿疗法
推拿疗法是以中医的脏腑、经络学说为理论基础,并结合西医的解剖和病理诊断,而用手法作用于人体体表的特定部位以调节机体生理、病理状况,达到治疗目的的方法,适用于老年、青年、儿童、妇女的治疗方式,副作用少,应用范围广泛。
针灸注意事项
很多人不了解针灸,在第一次治疗时难免过于紧张,容易出现晕针的场面。针灸治疗还是会有些痛的,如果是空腹、紧张、过于疲劳、身体状态不好时,很容易出现晕针现象。所谓的“晕针”,指的是扎针后脸色变白、出冷汗,甚至头晕、头昏、眼前发黑、血压下降等现象。处理方法其实也很简单,立即将针拔出,让病人平躺并喝点温开水就可缓解。同时建议在身体过于疲惫,精神高度紧张和饥饿的时候最好不要进行针灸。
针灸后什么时候可以洗澡?洗澡会影响到针口吗?其实,扎针后1~2小时后就可冲凉,因为针口非常小影响不大;若是拔罐,则3~4小时后再冲凉;若是灸法,则建议稍微缓和之后再洗热水澡,对治疗不会有影响。
无论是怎么样的治疗方式,治疗时间和药物敷贴时间,均应遵医嘱执行,以免时间过长引起皮损。(商丘市中医院 余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