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新闻记者 黄向阳 实习生 马彬 通讯员 杨琳琳
编者按:2021年以来,新蔡县委、县政府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市决策部署,大力弘扬脱贫攻坚精神,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作为头等大事,在补齐短板上下功夫,在巩固提升上下功夫,在防止规模性返贫上下功夫,确保脱贫成果经得起历史的检验。
新蔡县委宣传部联合大象新闻深入县区、乡镇、行业,通过文字、图片和视频从不同角度展现新蔡县产业绿色崛起、人居环境整治、乡村振兴扛旗、文明乡风引领等各个方面取得的成果。让“三农”工作成果更加巩固、发展更可持续,以期总结经验、启发思路,为全县乡村振兴凝聚前行力量。
“星期了咱还去大庄玩。”临近周末,新蔡县许多市民都互相商量着假期行程,而位于该县练村镇的大庄村,因其“春赏花、夏游湖、秋忙采摘、冬品民俗”的盛景,成为大家心中的理想的长期“打卡地”。

大庄村位于新蔡县练村镇东北部,村内古色古香、小桥流水,一步一景、婉约别致,3000多亩耕地平坦肥沃,青砖碧瓦的建筑错落有致,家家门前长流水、户户庭院花果香,但凡去过的游客,无不称赞她是“新蔡小江南”。
几年前,地处偏远的大庄村确确实实是个“老大难”,基础设施落后,缺少带头人,环境脏乱差……改善村容村貌,过上小康生活,成了大庄群众的迫切期盼。

乡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近年来,新蔡县委科学谋划,精准定位,高位推进,在全县范围内打造以田园观光为基础的乡村旅游产业,延长农业产业链,不断拓宽农业功能,增加农民收入。
以返乡人才王乾坤为“班长”的大庄村新一届村党支部一班人勇挑重担,紧跟步伐,踏上了大庄村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和发展乡村旅游相结合的“创业之路”,开启了大庄村田园风光的魅力“蝶变”。

村里44名党员首先统一思想,成立党员宣传队,动员群众积极参与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同时发挥村规民约作用,提升村民环境卫生意识,增强自觉性和主动性。积极动员村民投身乡村建设,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形成全村一盘棋,团结一心谋发展的工作格局。

立足村内发达的水系资源,村里首先把村内上游到下游2公里长的水系进行整治,并以“春江花月夜”为灵感,把该水系命名为春江湖。同时,该村帮助农业种植合作社在湖两岸流转了1000亩土地,种上垂柳、碧桃、紫薇、荷花,建上石桥,划起乌篷船,成功打造出了大庄“花溪古寨”。在春暖花开的时节,水波潋滟映上绿树花海,群众纷纷惊呼,“谁能想到门前的臭水沟居然变成了画里的模样。”

小康不小康,还得靠老乡。群众的思想炒热了,信心坚定了,有钱的捐钱,出力的出力,村民王战捐资5万元为村里建起了桃花岛、杏花村,村民王金亮为春江湖购买了竹排,村民陈昌锋捐建了天湖水上景观,村里在美术学院上学的大学生,趁着假期回家还为家家户户画上了精美新奇的墙体画,就连曾经不看好这项工作的一位老年人,听说村里要办春江湖龙舟大赛,还专门让儿子捐1000元钱为比赛买奖品粽子……就连外地的人士都受到感召,向大庄村捐献了一部分观赏树苗。

自然风光已然成型,要想长远发展,当务之急是要深度挖掘村内历史传承和特色文化,对丰富的文化内涵进行开发和利用,让群众和游客品味乡村、记住乡愁。

利用村民们捐出的老式农用具、生活用品等,大庄村筹建了乡愁馆。深度挖掘老子、杏花村等文化,成立了大庄博物馆,展示瓷器、古币等文物。

今年7月,大庄村成立画中游旅游开发公司,正式开始规范化、品牌化开发运营,打造大庄观景色、品美食、赏民俗、住民宿的全产业链乡村旅游综合体。

花开的时节,在村内道路上,随处可见四人一抬的花轿,只要轻轻招手,轿夫们就会让你体验一把喜庆的“新婚”。
游玩得累了饿了,水岸人家的农家乐,时令蔬菜和多种特色美食等您品尝。
建设集文化传承、观赏学习和住宿为一体的古床宾馆,花好月圆、马到成功、富贵平安……每张床都有自己丰富的寓意,不仅向往来游客诠释着历史的古朴厚重,更寄予四面八方的客人最美好的祝愿。
如今走进大庄村,雕刻精美的石质牌楼在村口巍然耸立,加宽的路肩搭配着金叶榆、桂花、香樟、冬青、红李、雪松、红叶石楠等树木,更显村庄灵动大气。随着大庄博物馆、古床宾馆、牌楼、拱桥、景观石、智能旅游、公共卫生间、标识牌、文化长廊、农家乐、停车场、党建综合体、游客接待中心的陆续建成使用,今年9月,大庄花溪古寨被正式确定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
得益于人居环境整治与打造乡村旅游的成效,大庄村乡风文明、村貌靓丽、交通便利、环境美了,收入增加了,大庄村民的幸福感大幅提升。而日益丰富的旅游项目和不断完善的产业体系,也为乡村旅游打开了更加光明广阔的市场前景,为大庄群众的美好生活增添了更多希望和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