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g id="l1jhh"></big>

        <pre id="l1jhh"><ruby id="l1jhh"></ruby></pre><track id="l1jhh"></track>

        驻马店市中医院发布“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中医药防治方案(第三版)”

        来源:河南广播电视台驻马店记者站2022-12-13 14:54:29

        收藏 打印

        大象新闻·河南广播电视台记者 李鑫 驻马店站 张辉 通讯员 李婷

        为持续做好新冠肺炎中医药防治工作,充分发挥中医药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预防、治疗、康复救治中的独特疗效及优势,以河南中医药大学硕士生导师、驻马店市中医院院长聂勇为首席专家的新冠病毒感染中医药防治专家组根据当前气候、季节、患病人群症候以及区域等特点制定“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中医药防治方案(第三版)”。

          一、成人版防治方案

          (一)预防方案

          适用对象:医务工作人员、密接人群、重点人群或普通人员的预防。

          治法:疏风散邪、益肺解毒

          1.推荐方药“益肺解毒汤”

          方药:生黄芪12g  黄芩6g  桔梗8g  防风6g 生甘草3g  炒白术10g  银花6g  连翘6g 大枣3枚

          煎煮方法:中药饮片冷水浸泡30分钟,大火煮沸改文火煮30分钟,水煎二次取汁300ml。

          服用方法:每日一付,每次150ml,一日两次口服。

          2.选用驻马店市中医院院内制剂“扶正解毒合剂150ml”

          服用方法 :遵医嘱

          注意事项:孕妇请在医生指导下应用。

        (二)辨证分型治疗方案

          1.感冒初期

          症状: 咽干、咽痛,头痛、恶寒恶风、乏力、肢体酸痛、鼻塞或嗅觉减退、流涕、无汗,舌质淡,苔白厚、脉浮。

          (1)推荐方剂:败毒汤

          功用:益气解表,散寒祛湿。

          组成: 党参10g  陈皮10g  甘草6g  防风12g  荆芥12g  川芎12g  羌活10g  独活10g  柴胡15g  枳壳10g  桔梗12g 前胡10g

          煎煮方法:中药饮片冷水浸泡30分钟,大火煮沸改文火煮30分钟,水煎二次取汁300ml。

          服用方法:每次150ml,一日两次口服或遵医嘱。

          (2)选用驻马店市中医院院内中药制剂“益气解毒合剂150ml”

          用法及用量:一日两次口服或遵医嘱。

          注意事项:孕妇请在医生指导下应用。

         2.发热期

          症状:以发热为主要表现,或高热,咯黄粘痰,口渴,口苦,咽干,咽痛,眼睛干涩,舌红,苔黄厚或黄燥或黄腻,脉数或大。

          推荐方剂:宣肺清热汤

          功用:扶正祛邪,清热化痰

          组成:柴胡20g  黄芩15g  姜半夏15g  甘草10g  知母15g  炙麻黄12g  杏仁15g  黄连10g  瓜蒌皮15g  二花15g  连翘15g  桔梗20g  大枣10枚  生石膏30-60g

          煎煮方法:中药饮片冷水浸泡30分钟,大火煮沸改文火煮30分钟,水煎二次取汁300ml。

          服用方法:每次150ml,一日两次口服或遵医嘱次。

          注意事项:孕妇请在医生指导下应用。

          3.干咳期

          症状:以干咳为主要表现,低热、咽干,咽痛,舌红,苔薄黄,脉浮数。

          推荐方剂:清肺止咳汤

          功用:止咳降逆,利咽化痰

          组成:炙紫菀20g  旋覆花15g  白芍15g  桂枝12g  甘草10g  荆芥10g  姜半夏15g  桔梗15g  杏仁15g  前胡15g  炙冬花15g  炒白芥子10g

          煎煮方法:中药饮片冷水浸泡30分钟,大火煮沸改文火煮30分钟,水煎二次取汁300ml。

          服用方法:每次150ml,一日两次口服或遵医嘱。

          注意事项:孕妇请在医生指导下应用。

          以上各阶段用药7-10天一个疗程。病毒转阴后继服1个疗程巩固疗效。

          二、儿童版防治方案

          (一)预防方案

          适用对象:儿童预防。

          治法:疏风散邪、益肺解毒

          1.推荐方药“益肺解毒汤”

          方药:生黄芪6g  黄芩3g  桔梗6g  防风3g  生甘草3g  炒白术6g  银花3g  连翘3g  大枣3枚

          煎煮方法:中药饮片冷水浸泡30分钟,大火煮沸改文火煮20分钟。

          服用方法:每次10-50ml,一日两次或遵医嘱。

          2.选用驻马店市中医院院内中药制剂“扶正解毒合剂”

          用法用量:遵医嘱

          (二)辨证分型治疗方案

          1.感冒初期

          症状: 咽干、咽痛,头痛、恶寒恶风、乏力、肢体酸痛、鼻塞或嗅觉减退、流涕、无汗,舌质淡,苔白厚、脉浮。

          (1)推荐方剂“败毒汤”

          功用:益气解表,散寒祛湿。

          组成: 党参6g  陈皮6g  甘草3g  防风7g  荆芥7g  川芎6g  羌活5g  独活5g  柴胡8g  枳壳5g  桔梗6g  前胡6g

          煎煮方法:中药饮片冷水浸泡30分钟,大火煮沸改文火煮20分钟。

          服用方法:每次10-50ml,一日两次口服或遵医嘱。

          (2)选用驻马店市中医院院内中药制剂“益气解毒合剂”。

          用法用量:遵医嘱

          2.发热期

          症状:以发热为主要表现,有时会有高热,咯黄粘痰,口渴,口苦,咽干,咽痛,眼睛干涩,舌红,苔黄厚或黄燥或黄腻,脉数或大。

          推荐方剂“宣肺清热汤”

          功用:扶正祛邪,清热化痰

          组成:柴胡8g  黄芩5g  姜半夏5g  甘草3g  知母6g  炙麻黄4g  杏仁5g  黄连3g  瓜蒌皮8g  二花8g  连翘8g  桔梗7g

          大枣3枚  生石膏12g

          煎煮方法:中药饮片冷水浸泡30分钟,大火煮沸改文火煮20分钟。

          服用方法:每次10-50ml,一日两次口服或遵医嘱。

          3.干咳期

          症状:以干咳为主要表现,低热、咽干,咽痛,舌红,苔薄黄,脉浮数。

          推荐方剂“清肺止咳汤”

          功用:止咳降逆,利咽化痰

          组成:炙紫菀8g  旋覆花7g  白芍7g  桂枝5g  甘草5g  荆芥6g  炙冬花8g  姜半夏6g  桔梗8g  杏仁5g  前胡8g  炒白芥子4g

          煎煮方法:中药饮片冷水浸泡30分钟,大火煮沸改文火煮20分钟。

          服用方法:每次10-50ml,一日两次口服或遵医嘱。

          特别提醒:以上各阶段用药7-10天一个疗程。病毒转阴后继服1个疗程巩固疗效。

          三、其他预防性建议措施

          (一)积极进行疫苗接种,做好个人防护

          排除禁忌症人群应积极主动接种疫苗,构建全民免疫屏障。所有居民当前一定要高度重视个人防控:佩戴医用外科口罩、勤洗手、多通风、不聚群、少外出。

          (二)中医外治预防方案

          1.穴位贴敷法

          取穴:肺俞(双)、肾俞、关元、气海、天突、大椎等。

          功效:补益肺肾,扶正祛邪

          用法:将敷贴(功效温阳散寒),贴敷于治疗穴位上,每次敷贴留置时间4-6小时,每周2次,7次为一疗程。本方法适用于体质素虚,畏寒易感人群。

          2.耳穴贴压法

          取穴:肺、脾、肾上腺、内分泌等双侧耳穴。

          功效:补肺健脾,祛湿化痰

          用法:用75%酒精棉球消毒耳廓,将粘有王不留行籽的胶布(0.5cm×0.5cm大小)贴在耳穴上,用手指按压胶布,使耳穴部有明显胀、热、痛感。每日按压耳穴3-4次,每次按压3-5分钟,3天后更换,两耳交替贴压,每周2次,7次为1个疗程。本法适用于体虚易感,痰多、痰湿较盛人群。

          3.穴位按摩法

          取穴:足三里(双)、三阴交(双)、合谷(双)、中脘、关元等。

          功效:补肾健脾,化湿祛浊

          用法:用双手拇指或食指叠按于穴位处,缓缓用力有酸胀感为宜持续30秒,同时做轻柔缓和的环形按揉36次,每天按摩一次。

          4.香薰法

          组成:用点燃仓艾散(苍术、艾叶等)或在室内点燃艾条以避秽去浊。

          5.香囊法

          组成:藿香10g 薄荷10g 山奈10g 苍术10g等。

          用法:上味等份,共研细末,装于布袋中,每袋10g~30g,挂于室内或人群密集地方,或随身佩戴,具有芳香辟秽之功效。

          (三)合理膳食

          饮食煮熟煮透,营养搭配均衡,可食用一些药食同源的食物,如萝卜、薏米、百合、芦笋、山药、蒲公英、藿香、菊花、荷叶等。

          1.药膳

          ①素体阳虚体质,畏冷易感的人群:当归生姜羊肉汤

          功能:温补脾肾

          组成:羊肉、生姜、当归、大葱、八角、茴香等适量

          ②素体阴虚体质的人群:银耳雪梨百合羹

          组成:银耳、雪梨、百合、橘皮、冰糖等适量

          功效:养阴润肺

          2.茶饮:桑叶菊花茶

          组成:菊花3g  青皮3g  陈皮3g  丁香0.5g  黄芪3g  虎杖3g  连翘3g  炒麦芽3g  甜叶菊0.5g  炒莱菔子3g  生甘草3g

          用法:每日一剂,沸水浸泡,代茶频频饮服。

          (四)适量运动

          可学习运用传统保健强身方法如太极拳、五禽戏、八段锦等,根据个人条件选择适合自己的锻炼方法。通过这些运动可调整人体气血运行,调整阴阳平衡,舒筋活络,从而改善脏腑功能,使百脉畅通。

          (五)调畅情志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防控措施日益精准完善,加之目前新冠疫苗全民接种率较高,新冠肺炎疫情是可防可控的。广大市民不必惊恐慌乱,不忧愁郁闷,不焦虑烦躁。保持精神愉悦,勿惊慌,舒心气、畅心神、怡心情,勿躁勿虑静养。中医理论认为“悲哀忧愁则心动,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气血冲和,百病不生,一有氟郁,百病生焉”,恐慌、郁闷、焦虑、烦躁等不良情绪会影响人体气血调和,伤及人体正气。

          (六)起居有常

          作息规律,保证充分睡眠。顺应气候变化,及时调整衣被和室内温度,注意防寒保暖。若出汗,则热水浴并及时更衣。尽量避免到人群聚集的场所。

          (七)医疗机构可采取中药漫灌疗法

          各级医疗机构全单位配备发预防性中药,确保医务人员能够及时使用,提升医务人员机体免疫力和抗病力。 


        编审:卢超峰 王娟娟

        文章关键词:人群,方法,组成,&ldquo,预防 责编:李鑫

        热点推荐

        更多>

        热点视频

        更多>
        国产传媒色欲AⅤ精品视频

            <big id="l1jhh"></big>

              <pre id="l1jhh"><ruby id="l1jhh"></ruby></pre><track id="l1jhh"></track>